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3/5页)
秋千架子,每天晚上,他令她裸体在上面打秋干,给他欣赏。”    童马可打个寒噤“老天,可怕之至,你永远不知道代价是什么。”    我呆着一张脸。    他温和地说:“把书扔掉,忘记它,我们到城里看迪士尼的幻想曲重演。”    “我不想去,请送我回家。”    “你花那么多时间出来找我,只为与我谈论书本情节?”    “改天吧。”    “周承钰,当你说改天,可能永远没有改天。”    “那么就随我去好了。”    “你跟小时候一模一样。”    我恍惚地微笑“你又何尝不是。”    我只想找个人倾诉这个故事,好把心中积郁散散。    “好,我送你回去。”    在途上他问了很多普通的问题,像“什么时候到马利兰的”“念哪一科”“要是选加州就碰不上了”“生活好吗”等等。    真的,要是到别的地方升学就碰不上了,但我怀疑舞池里来来去去就是这群人,都被指定在那个小小范围内活动,所以不必担心,总会遇上,总有事会发生。    车子到家门。    童马可问:“那是你的男朋友吗,成日盯住你。”    曾约翰恼怒地站在门口,目光燃烧。    “不,他不是我的男友。”我说的是真话。    “你在这里下车吧,我不想挨揍。”    我啼笑皆非。想一想,觉得这不失为聪明的做法。    约翰没有再教训我。    他脸上有股悲哀的神气,恼怒之外,精神萎靡。    轮到我教训他“约翰,你来这里唯一的目标是读书,心中不应有旁骛,要乖乖地看着文凭前进,家里人等着你学成回去做生力军。”    他一听,知道是事实,马上气馁。    约翰有什么资格为女孩子争风喝醋闹意气,再晚十年恐怕都没有资格结婚,他父亲挺到他回去马上要退休,生活担子即时落在他肩上,弟妹都小,要熬到他们出身,谈何容易。    虽然没有去过他家,也能想象到情况,人都不是坏人,但长期被困境折磨得心慌意乱,老人只图抓钱,孩子只想高飞,像约翰,巴不得速速进化,离开那个地方。    饼一会儿他说:“承钰,你说得太对了。”    我倒有丝欣喜“谢谢你。”    他低着头“我同你,永远无法走在一起。”    “我们可以做老朋友,大家五十岁的时候,把酒谈心。”    他看我一眼“但你会与别人结婚。”    “结婚?约翰,我永远不会结婚。”    “这个预言说得太早了。”    “才不,我心里有数。”    “我才永远不会结婚,家母对家父失望,非要在我身上找补偿,谁跟我在一起,都会成为她的敌人。”    “她所需要的,不过是一点安全感。”    约翰不再谈论他的家庭。    “我又能比你好多少,约翰,你是知道的,姓周的女孩住在傅家…”    “怎么会这么怪,”约翰问“从没见过你父母。”    “所以,”我耸耸肩“我不是不想吃苦,但总得储存一点精力,留待将来用,否则自十多岁开始,挨一辈子,太没有味道。”    “我去做咖啡。”    饼一会儿他自厨房探出头来,表情怪异“承钰,你在垃圾桶里烧过什么?一大阵味道。”    “烧了一本书。”    “为什么烧?很危险。”    “憎恨它。”    约翰不再言语。    我们各有烦恼,各有心事,何用多问。    一整个学期,都没有与傅于琛联络上。    他仿佛忘记了我。    仿佛。    暗于琛做得那么成功,连我都疑惑他也许是真的忘了我。    即使收到电报,他的措辞也轻描淡写,而且还不是直接寄给我的,一贯先经过曾约翰。    谁能怪我叫约翰“经理人。”    经理人一日不等到下课,便来接我放学。    同学照例起哄“他来接她了,他来接她了,宝贝,我来带你回家,哈哈哈。”夹杂着口哨声。二十岁出头的洋小子依然十分幼稚,不过肯花时间来嘲弄同学,也是一种友善的表示。    我佯装听不见。    应付任何事的最佳办法,便是装作听不见,对不起,我时运高,不听鬼叫。    “什么事,约翰?”    “傅先生下午来接你。”    “下午,今天?”    “飞机就到。”    “接我回家,”我惊喜“不用读书了?”    约翰啼笑皆非“你看你,一听到有机会躲懒,乐得飞飞的,心花怒放,不是,甭想了,是接你往意大利。”    我更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葯“去欧洲又何用他带领。”    “是一位卡斯蒂尼尼先生要见你。”    “是他,那个银色头发的可爱小老头,说得简单点,是我的第二任继父。他要见我,干么?”    “我想傅先生会告诉你。”约翰说。    “他几点钟到?”    约翰看看手表“这上下怕差不多了,来,同你去飞机场。”    十分意外,难以置信,傅于琛终于肯来见我,还是为着第二个男人。仔细一想就释然,当然是为着别的男人,永远是为着第二个男人,不然他何必出现。    他一个人来,马小姐没有随身跟着。    尽量客观地看他,觉得他与我首次见到的傅于琛一点也没有不同,种种恩怨一幅一幅,在我脑海中闪过,不由得开口叫他:“付于心。”    他抬起头来,眼光错综复杂,不知如何回答我。到底是个成年人,一下子恢复硬朗。    当我不懂念付于心的时候,还叫过他博于琛。    现在他栽培下,已是个大学生。    约翰真是个好门生,伸手接过他手中的行李。    暗于琛说:“约翰的功课名列前茅,承钰,你就不长进。”    “我,”我指着自己鼻子“我也已经是个优异生,约翰不同,他非要死读自虐不可,因为机会来得不易。”    暗于琛不语,只是笑。    但约翰却偏偏巴巴地提醒我“你的机会也难得,承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