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张先生的神虎情结  (第2/2页)
始?”    “得等居民搬了家,土地平整之后吧。”    “呃,知道了。谢谢。”    “怎么,有人关注这个地方?”刘哥追问了一句。    “有人让我打听一下。”大亮没有托出实情“好吧。有事儿我再找你。”    “按照规划,准备开辟一个工业团地。”大亮关了手机,告诉张先生。    “嗯,好。”张先生看了看大亮,似乎很满意;接着,却又问道:“小伙子,这个人,是你的亲戚?”    “不是。他是我的同学。”    “呃,同学?”张先生呵呵一笑“如果方便的话,请你想想办法,搞一张这儿的规划图?嗯,还有…地价是多少,也问一问。”    “好。我抓紧去办。”大亮听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一座古老的佛塔,屹立在秀丽的山巅。    塔旁,钟声阵阵,佛乐声声。在香烟缭绕中,张先生手举香烛,跪于塔北,朝着塔南方向拜了几拜。    拜毕,张先生口中念念有词。    旁边的崔秘书,代他将香烛插在香炉里。然后默默地站立于他的身旁,二掌合一,默默祈祷。    站在山上,眺望远方,楼群林立,漂流不息,繁华的蓟原城尽收眼底。    “看,那个地方,就是卧地沟。”张先生站在塔墙边,手指城南方向,向崔秘书介绍着。    “你脑葡定?”    “当然。”张先生又指了指远处的山峦“你看,那座山的形状,像不像一只卧在地上的猛虎?”    “猛虎?”崔秘书眯起眼睛瞅了瞅“有点像。”    “当年,岳父大人来此挖参寻葯,曾经来到这塔下,正是看到了卧地沟的虎状地形,才判断那儿有宝,前去采参。结果,没想到,人参没采到,却发现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大煤矿。”    “他一个采参人,手里没有探测仪器。是怎么发现煤矿的?”    “哈…这事儿说起来挺神奇的。那煤矿,不是仪器探出来的。是一只神虎指路,告诉岳父的。”    “神虎指路?”    “是啊,这个故事,以后你会听到的。嗯,煤矿开起来之后,当时的蓟原古城已经破烂不堪了。当时,岳父大人想,等煤矿开发到一定程度,就在附近再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如果是那样,蓟原的市中心就是卧地沟了。”崔秘书联想着“后来,怎么成了现在这样子?”    “这都怪日本人,他们从岳父手里抢过煤矿开采权后,为了掠夺咱们的煤炭资源,就搞疯狂式、野蛮式开采,把居住在煤矿附近的居民强行迁到塔下的河滩地上,这样,城市的中心就北移了。听岳父说,他站在煤矿的竖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古塔风铃的摇动。一井一塔,遥遥相望,曾经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呀!”    “他老人家干了这么大的事业,就不曾给后人留下什么遗址吗?”    “有哇。”张先生回忆着“他老人家病危时,还不忘神虎指路的恩典。嘱咐我们后人要终生敬虎。为此,,我们特意请来省城的能工巧匠,为他雕塑了十只神化像竖在他的墓前,以满足他老人家终生与虎相伴的愿望。”    “那…只要寻到神虎迹像。不就可以找到他老人家的墓址了吗?”    “按道理是这样。可惜,由于煤矿开采多年,卧地沟一带地层下沉,连居民房屋都沉陷了数座,何况是一处古墓?我想,这次卧地沟大兴土木,或许能发现什么…”    “如此说来,这次棚改,亦可满足张先生寻祖的心愿了。”崔秘书欣喜地说道。    “唉,这只是我的愿望。若想确认事实,还须佐证啊!”张先生嘴里念叨了一句。    “我发现,卧地沟地区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都还健在。我们去打听打听,会找到线索的。”    “嗯。”张先生又点了点头,却又联想起另一件事“喂,地价的信息,那个小伙子搞到了吗?”    “张先生,你也太急了。”崔秘书笑了笑“他一个出租车司机,弄到这份规划图已经不容易了。这地价的事儿,你得让人家慢慢想办法儿呀!”    “出租车司机…”张先生说到这儿却摇了摇头“我看,这小伙子的知识、教养…不像是个开出租车的。”    “嗯,那天,我和他聊…”崔秘书想了起来“他说,他念发三年‘高职’,学的是化工专业,因为找不到正式工作,才不得不开这出租车谋生。”    “这就对了。我总觉得,这孩子挺能闯、挺能干的…不像时下那些个‘袋鼠族’,一个个只知道寄食父母,毫无朝气。”    “喜欢上了?”崔秘书笑着问他。    “…”张先生刚要说什么,大亮的车停到了塔院门口。    “正好,他回来了。”崔秘书提醒他。    塔墙边,大亮把一张《招商土地参考价位表》递给了张先生。    “卧地沟,20万?”张先生顺着表格往下看,在卧地沟的位置停住了“比省城土地低40万呀!”    “张先生,有一个消息,我不知道…你想不想听?”大亮看到张先生的样子,开口问道。    “什么消息?快说。”张先生欣赏地看着大亮,催促着。    “中央政府百万吨的大乙烯项目,马上要落户我们蓟原了。”    “啊!真的?”张先生和崔秘书一听,同时睁大了眼睛。    “大亮,如果此事是真的,请设法找到中央政府的批复函件。”张先生想起了什么,马上吩咐大亮。    “是。张先生。我一定设法找到。”大亮爽快地回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