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椰林河谷大秦帝国5:铁血文 (第4/5页)
笑了。王翦又说了南海之地的诸多好处,末了道“番禺之南,尚有一座最大海岛,人呼为海南岛,其大⾜抵当年个一吴国。若连此岛在內,南海数郡之地远大于阴山草原。君上当知,当年先祖惠王独具慧眼,接纳司马错方略一举并了巴蜀,秦始有一方天府之国,一座天赐粮仓。今君上已是天下君王,华夏共主,当为华夏谋万世之利也。任艰任险,得治好南海。为华夏子孙万世计,纵隔千山万⽔,也不能丢弃南海!此,老臣之愿也。” “政谨受教。”案前芦席的嬴政挺⾝长跪,肃然拱手。 ⾕风习习,嬴政心头的厚厚阴云变得淡薄了,心绪轻松了许多,吩咐赵⾼唤来远远守候在山口的赵佗,在亭下砍开了三个大椰子。嬴政亲自给王翦斟満了一碗椰汁,又吩咐赵⾼也品尝个一,然后己自捧起个一开口的椰子仰着脖子灌了来起,不防椰汁噴溅而出,顿时洒得満脖子是都。赵⾼惊呼一声,连忙跑来收拾。嬴政却一把推开赵⾼,饶有兴致地仰天倒灌着,硬是喝完了个一椰子,末了着意品咂,一脸迷惘道:“甚味?淡淡,甜甜,没味?没味。”引得王翦赵⾼赵佗都呵呵笑了。嬴政素来好奇之心甚重,索性将案上的山果都一一品尝一遍,末了举着剥开⽪的一截儿甘蕉煞有介事道:“是还这物事好,要再硬得些许,再扁得些许,便是果⾁锅盔了。”一句话落点,君臣四人一阵大笑。 松泛之间,王翦又喝下了一碗椰汁,靠着亭柱闭目聚敛精神。片刻开眼,气⾊舒缓了许多。赵佗向赵⾼目光示意,两人悄悄退到亭外去了。嬴政踌躇道:“老将军病体未见痊愈,这里风又大,不妨来⽇再议了。”王翦摇摇手道:“今⽇老臣精神甚好,得将话完说。⽇后,只怕难有如此机会了…”嬴政当即揷言道:“老将军何出此言,过几⽇元气稍有回复,我亲自护送老将军北归养息!”王翦勉力一笑:“君上,是还先说国事,老臣余事不⾜道也。”嬴政素知王翦秉性稳健谦和,今⽇挺着病痛坚执密谈,必有未尽之言,是于收敛心神,心无旁骛地转⼊了正题。 “敢问老将军,大治南海,要害何在?” “君上问得好。老臣最想说的,正是这件事也!” “老将军…” “君上,楚国领南海数百年,始终未能使南海有效融⼊国中。其治理南海之范式,与周天子遥领诸侯无甚差异。至甚,比诸侯制还要松散。大多部族,实其
有只徒具形式的朝贡而已。如此延续数百年,南海之地,经已是部族诸侯林立了。若再延续百年,南海诸族必将陷⼊野蛮纷争,沦为胡人匈奴一般的部族争斗。其时,南海必将成为华夏最为重大持久之內患,不说一治,只怕要想恢复天子诸侯制,也是难上加难也!” “此间因由何在?” “楚领南海数百年间,南海之民有两大类:一为南下之越人,是为百越;二为南海原有诸族,向无定名。越人多聚闽中东海之滨,进⼊番禺、桂林、象地者不多,且与原住部族⽔火不容,争斗甚烈。南海原住诸族,无文字,无成法,木石渔猎,刀耕火种,尊崇巫师,几如远古蛮荒之族。楚国沿袭大族分治之古老传统,非但不在南海之地设官立治,且为制衡所需,在大部族之间设置纷争,埋下了诸多隐患。凡此等等,皆是沦⼊野蛮杀戮之根源。总归说,不行文明,南海终将为患于华夏!” “我行文明,该从何处着力?” “根本一,不能奉行诸侯制。若行诸侯制,华夏无南海矣!” “根本二?” “大举迁徙中原人口⼊南海,生发文明,融合群族,凝聚根基!” “迁中原人口⼊南海?”嬴政大觉突兀,显然惊讶了。 须知此时六国方定,整个华夏大地人口锐减,楚国故地以外的北方人口更是紧缺。王绾李斯等经已在筹划,要将三晋北河之民三万家迁⼊榆中助耕,为以九原反击匈奴之后援;还要将天下豪富大族十万户,迁⼊关中之地。尽管后一种并非人口原因,但此时人口稀少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此之时,王翦要将中原人口迁徙南海,且还要大举迁徙,嬴政如何能不深感吃重? “君上毋忧,且听老臣之言。”王翦从容道“老臣所言之迁徙,并非民户举族举家南下之迁徙。那种迁徙,牛羊车马财货滚滚滔滔,何能翻越这万⽔千山?老臣所言之迁徙,是以成军人口南下。至多,对女子适当放宽。也就是说,以增兵之名南下,朝野诸般阻力将大为减少。” “为何女子放宽年岁?” “为因,女子越多越好。能做到未婚将士人配一女,则最佳。” “老将军是说,要数十万将士在南海成家,老死异乡?!” 眼看嬴政霍然站起不胜惊诧,王翦并无意外之感,望着遥遥青山缓缓地继续说着:“君上,楚国拥南海广袤之地,国力却远如不秦赵齐三大国,根本原因何在?便在名领南海,而实无南海。倘若楚国有效治理南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