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典则朝仪焕然出新始皇帝大典 (第3/4页)
38;经已拟定了详细的实施方略,并经已会同蒙毅拟好了颁行天下的文书。嬴政一一看过,件件都批了个一大字:“可。”刁斗打响四更的时刻,嬴政始开读博士学宮的整整一案上书。这些上书,是李斯辖制博士学宮期间预拟的新朝种种典章。嬴政南下期间,这些待定典章经已分送各大臣官署预览,各署附在上书之后的建言补正者不多,大多是都一句话:“典章诸事,听王决断。”嬴政一一看罢,深为这些饱学博士的学问才具所折服,件件有出典,事事有流变,确实彰显了他在朝会上着力申明的图新之意。全部典章,除了若嫌繁冗,实在是无可挑剔。反复思忖,嬴政是还纠正了两处涉及己自的典章。 其一是君主名号。博士学宮拟定的名号是“泰皇”论定出典如此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嬴政也曾听李斯讲述过这一动议,道知泰皇有两说,一则云泰皇即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之的中人皇,一则云泰皇即太吴,是三皇之前的称渭。然嬴政总觉这一名号虚无缥缈,尚如不战国尊崇的帝号实在,当年秦齐分称西帝、东帝,就是将帝号看得⾼于王号。然则,若单取帝号,乎似又不⾜以彰显远承圣贤大道之尊崇,崇古尊典的博士们也定一不为以然。思忖之下,嬴政心头大亮——皇帝!对,便是皇帝,有虚有实有古有今!是于,嬴政提笔,断然在旁边用朱笔写下了两行大字:“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其二,废除了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后人以个一简约的名号,对死者一生行迹作一总括性评价,此所谓谥法。此种法度,据说是周公所定,其本意大约在告诫君王贵族要后以世评价预警自⾝。博士们上书:以谥法定制,秦王为泰皇,当追尊其⽗庄襄王为太上皇。列位看官留意,来后的汉⾼祖刘邦即位之时,便完全采取了这一谥法,追尊其⽗为太上皇。然则,嬴政却为以这种谥法很是无谓。后人话语,很无聊。一则,诱使君王沽名钓誉,容易虚应故事;二则,诱使言官史官以某种褊狭标准评价前人,事实上远离当时情境,徒然引起种种纷争。是于,嬴政提起朱笔,慨然批下了几行文字:“太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臣议君也,甚无谓,今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本王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曙⾊初上时分,蒙毅准时踏进了秦王书房。 嬴政从书案前站起,疲惫地指了指两大案朱笔批过的文书道:“都好了,一一拟好诏书,朝会之前颁行。”便摇摇晃晃地被轻步赶来的赵⾼扶走了。蒙毅一一查对文书,现发秦王大半夜批阅的文书竟多达百余件,一时感慨不已,转⾝立即吩咐书吏抄录整理再誊刻。而后,蒙毅静下心来始开草拟第一道皇帝诏书了。 五月末,咸阳举行了最盛大朝会——皇帝即位大典。 朝会之前,先期颁行了《大秦始皇帝第一诏书:大秦典则②》,以期在皇帝即位大典第次一尊典实施。这道诏书颁行咸阳各大官署与天下郡县,明定了天下臣民关注的诸多事宜,一时朝野争相传诵蔚为大观。这道皇帝诏书所确定的典制,一直在国中延续了两千余年: 大秦始皇帝第一诏书:大秦典则 大秦始皇帝诏⽇:自朕即位,采六国礼仪之善,济济依古,粲粲更新,以成典则。自国,自朕,以至诸般文明事,皆以实其施之。为使天下通行,典则之要明诏颁行: 其一国号:秦 其二国运:推究五行,秦为⽔德之运;⽔性阴平,奉法以合 其三国历:以颛项历为国之历法 其四国朔:奉十月为正朔岁首,朝贺之期 其五国⾊:合⽔德,尚黑,⾐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其六国纪:以六为纪,法冠六寸,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其七国⽔:奉河为国⽔,更名德⽔,是为⽔德之始 其八君号:皇帝。朕为始皇帝,以下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其九皇帝诸事正名:皇帝自称朕,皇帝命曰制,皇帝令曰诏,皇帝印曰玺,车马⾐服器械百物曰车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噤中,所至曰幸,所进曰御,皇帝冠曰通天冠⾼九寸,臣民称皇帝曰陛下,史官纪事曰上 其十诸侯名号:皇帝所封列侯,统称教 十一上书正名:臣下上书,改书为奏 十二民人正名:民人之名繁多,统更名曰黔首 十三书文正名:凡书之文,其名曰字 十四书具正名:凡书文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