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鬼灯幻影灵山玉奴  (第3/8页)
血,甩了出去。剩下一个高手一刀刺来,玉童如鸟儿似的一下跳到刀背上,飞起一脚踢中那人的下巴,那人嗷嗷叫着滚到一边。    玉童得了全胜,脸上却没有欢容,似乎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    刁赞没有受伤,他见手下都成了这副熊样,忙鱼跃而起,使出家传绝学“无影拳”连晃急闪,抖出几个身影,一拳击向玉章太阳xue。玉童并不惊慌,连转两次,便躲过刁赞的怪招,头一低,使出“阴阳撞”头碰到刁赞的裆部,一声惨叫,刁赞再也站不起来,手捂裤裆,在地上翻滚。    一般高手,是绝不用六阳之首(即头),去撞击人家裤裆的,在他看来,只要胜了对方,什么法都是好方法。    刁赞虽没被废,抢宝恐怕是不成了。    而另外的高手们却拿不定主意,不知是下水去还是静观动静。    月娘、柳妙云见玉童如此利索地收拾了刁赞,不由心里升起对玉童的钦佩之情。    书生钻入洞内,身如轻云,毫无声响,他靠着壁向里走。他凭特有的敏感,停在一块不显眼的怪石前站了一会儿,猛用真力“哗啦”一声,那怪石一挪动,露出一个口来,李全章正在其中吃着龙参。旁边还放着一只没吃。石洞门一响,把他吓了一跳,还没来及反应,书生如幽灵一般冲进去,把那只龙参抓在手中。    李全章想反击时,已经晚了。以李全章的武功,原可能保住龙参的,怎奈自从刁赞入洞,他就心惊rou跳,顾不上寻找其他配药,便在缺少两味药的情况下吃了一只龙参。就在他快吃完时,突觉身子不适,恰巧,书生也打开了石洞门,这样书生才把龙参抢到一只。    李全章两眼发红,欲要拼命,书生一笑,飘然而去。他不知李全章双目发红,一半是药物起了反应之故。李全章心如火烧,他想与书生动手也没能力。    书生轻易得到龙参,哈哈大笑:“喜从天降,上苍助我。”    他手托着诱人的龙参,在众人面前走了一圈说:“看见了没有,这是世上仅存的一只龙参,它姓江了,归本少爷江俊生所有。哈哈…”众人的眼里闪着贪婪的光焰。    江俊生似乎根本没有把这些人放在眼里,故而也不怕他们看。    刁赞见自己弄巧成拙,几乎气死,大叫道:“小子,你快把龙参交给大爷,否则,护清教绝不放过你!”    江俊生哈哈大笑:“护清教算个屁,那些废物只配和三流人物交手。”    刁赞骂道:“小子,你少狂,我定要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江俊生笑问:“是现在还是以后?”    刁赞说:“用不了多久的。”    江俊生摇头道:“我可没兴趣等,你们这群废物在这里玩吧,小爷要告辞了。”    虽然有几个人想冲上去抢夺,但慑于对方的武功,一直没敢动手。    江俊生和玉童离去后,这群人互相抱怨起来,刁赞“哼”了一声,和四个手下回总教去了。    江俊生得了龙参,心里高兴无比,和玉童来到山脚下,从一个小口袋里掏出预先准备好的药物,用在家带来的小缸煎起药来。    两个人在山脚下捣弄了半个多时辰,江俊生才把龙参吃下,玉童喝汤。龙参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汤的作用也不小,两个人都受了极大的益处。    他们吃过后,便仰躺在石板上睡起来。    月娘与柳妙云两人无精打采地走出山,来到一座茅草屋前,月娘说:“我又累又乏,今天在这小屋里过夜吧。”    柳妙云“嗯”了一声,两人走向茅屋。屋子不太大,里面收拾得却挺干净。靠北墙有一张空床,上面有席,只是没有衣物之类。    月娘说:“正好,像是专为我们准备的。”    柳妙云一句话也没说,扑到床上,倒头便睡。    外面起风了,凉凉的有催眠曲的作用。    月娘刚要进入酣甜的梦乡,忽闻到一股酒味。她极不情愿地睁开眼睛,陡见一个老乞丐对着她们笑。那笑忒也古怪,让人分辨不清是什么表情,是馋还是乐。她一拉柳妙云,猛然坐起,睡意被吓跑了。    老乞丐嘿嘿笑起来:“两个小女娃儿,别害怕,我喜欢你们,不然早把你们赶出去了。”    月娘还是向后退了一步,唯恐他那邋遏气扑到身上。    老乞丐并不介意别人对他的厌弃,往床上一坐,破鞋子甩到一边,颇有济公和尚之风。    柳妙云颇能福至心灵,惊喜地问:“您是活济公前辈?”    老乞丐眯眼点点说:“你果然聪明,认出老夫,便有三分福气。”    “活济公”在武林之中可是盛名传天下的人物,只是他很少涉入江湖是非,偶尔施神术为人解除病痛,所以,也没有人把他列入高手之列。其实,他的武功之高,实难叙说。    两个少女巧遇活济公,也算没白来一趟。    月娘说:“前辈您说我们有何福气呢?”    济公说:“老叫化一生爱施舍,你们说怪不怪?”    两人忙道:“不怪不怪,您老人家就是一副菩萨心肠。”    济公“哈哈”一笑道:“你们两人的嘴挺巧,我一个乞丐倒要时刻施舍,这就是天下最怪的好笑事,为何不怪呢?”    两少女不知如何言语。    济公说:“我老人家近来无事,取雁荡之灵气,拮黄山之奇光,制成两颗‘九转大还金丹’,正想找两个有福人施舍,就碰上你们,这不是你们的福气吗?”    两少女闻听,芳心欢悦,连忙下跪,齐声道:“多谢前辈栽培。”    济公摇摇手就:“起来起来,我老人家不喜欢俗礼,你们来雁荡山,本为龙参,虽未如愿,可得此‘金丹’,也没白跑一趟。这‘金丹’之功效,仅比龙参稍次,但也可增你们二百年功力,这是你们的造化,要好自为之。”    两少女几乎乐不可支,这天大的好事怎能不使她们感激万分呢?不由自主地又重新跪下叩头。    济公说:“待你们服下‘金丹’,我再传你们一手‘化形艺’轻功,便可在江湖上立于不败之地了。”    两少女满脸笑开了花,这真是有福之人不要忙,无福之人奔断肠啊!两个人齐声称谢,完全把她们师傅“太白上神”的话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