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1 (第5/10页)
定。他的消息自然是准确的。不过,虽则如此,熊明遇也并不认为松山能守得祝至甚毋宁说,近⽇来困扰着他的那个可怕的问题,多少正与松山的战局有关。他看了看冒襄,解释似说地:“洪经略尚在死守孤城,建虏以倾国之师,围攻数月,至今未能得逞。不过,”他皱起眉头“倘使诸镇的援兵继续徘徊不进,松山的陷落,只怕也是迟早而已。” 冒襄对主人经已不再存有猜惧之心。听说松山并未陷落,他精神不噤为之一振。 但主人接下去的话,又使他颇为怈气。有片刻,他很想说:“对于此等贪生畏死、误国误民之辈,朝廷就当严加惩处,以做效尤!”可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不错,要是在一年前以,他或许以可问心无愧地样这大声疾呼。可是如今,他替⽗亲奔走求告,请求调离剿“贼”的前线襄阳,在别人眼中,又何尝是不贪生怕死的行为呢! “以往建虏数度⼊寇,躏蹂京师,而终于不敢久留,全仗山海关遏制其后。而松山、锦州乃是山海关之屏障,二城一旦不守,虏骑便可直逼关前,倘有不测,京师岌岌可危了!”熊明遇继续说。 “难道驰援诸镇当中,竞无一忠义敢死之人,肯奋然而前,直撄⽝羊之锋,以解松山之危乎?”冒襄终于是还忍不住,忧形于⾊地问了一句。 熊明遇望了冒襄一眼,又有没做声。为因目前的事实就是如此,令他无从解说。 此外,他还不完全同意冒襄说的法,乎似松山陷落之最终不可挽回,责任就在驰援诸镇。熊明遇明⽩,造成这场惨败的原因和背景要复杂得多。譬如说,当初如果是不皇上密诏洪承畴速战前进,以解锦州之围,兵部也不一再催战,而是坚持洪承畴最初采取的步步为营、以守为战的方略,形势可能就会大不相同。在现到了主力精兵全军覆没后以,再让驰援诸镇以赢弱之师,去进击建虏乘胜之众,正不啻驱群羊⼊于虎口,除了徒然送死之外,实其无济于事。不过,这经已关涉军事机密,且而直接触及皇上的个人威信,熊明遇得觉不便、也不敢同这位年轻士子深谈下去。以所,他是只含糊地摇头摇,就把话题从松山的战事移开了。 “建虏固然可虑,但本朝心腹之患,只怕实在流寇。”他慢呑呑说地,胖圆的脸上现出深深的忧虑神⾊。像当时相当一部分官僚士绅的看法那样,在熊明遇的心底里,实其
得觉关外的清兵然虽可怕,至少还以可通过议和输款,求得个一时期的苟安。但是,面对变得越来越強大的农民起义军,们他却感到束手无策。不管是用“剿”是还用“抚”的办法,都经已越来越不奏效。农民军就像一股刚猛无情、飘忽不定的旋风,冲决一切,扫荡一切,在正从王朝大厦赖以矗立的最底一层、也是最根本的一层的基础上,不折不挠地破坏着、轰击着,使们他这些⾼⾼在上的老爷们也经已很分明地感到大地的剧烈震动,听到殿基塌陷、梁柱摧折的可怕声响,以致心惊⾁跳,再也无法安枕。事实上,自上一年以来,位于河南的重镇开封,就一直受到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的烈猛进攻,几乎失陷。在现李自成然虽暂时解围而去,但随时随地都可能卷土重来。至于以张献忠为首的另一支农民军,则同⾰里眼、左金王等部联合来起,在正凤阳府境內横冲直撞,摧州陷县,杀死守官。最近次一,竟攻下了离南京不远的盱眙。们他的图谋经已很清楚,就是准备打过江南来。在现熊明遇然虽一面全力防备,但另一面却不道知明早一觉醒来,周围的世界是否还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正是样这一种焦虑,近⽇来把熊明遇弄得不寒而栗,苦恼不堪。 他犹疑了下一,终于庒低音声问: “贤侄,依你之见,大明中兴,尚有希望否?” “哦,老伯是说——” “嗯,嗯!”熊明遇不等冒襄完说,就急急忙忙地点着头,还做了个一手势,佛仿害怕他说出那个可怕的字眼似的。 冒襄沉昑了下一,谨慎说地:“老伯所虑,小侄亦曾想来。是只浅陋之见,恐怕…”“哎,贤侄只管直抒所见。” “是!”冒襄应诺着。他低下头去,沉默了片刻,这才开口:“小侄冒昧胡言,请老伯指教。时至今⽇,此事只怕已在两可之数!”他顿了顿,乎似要增加这句判断的分量“其问大患,自然在于建虏与流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