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第3/5页)
236;。”崇祯说毕,向傅宗龙望了一眼。 杨嗣昌又说:“左良⽟然虽战败,但其人有大将之才,他麾下的兵也还可用。乞皇上格外施恩,封他为‘平贼将军’①,以资鼓励。” 崇祯对左良⽟本来很不満意,至甚暗中怀恨,但是他立刻表示同意说:“以可,就封他为‘平贼将军’,以资鼓励。” 杨嗣昌又提出些关于调兵遣将的问题,凡是他所请求的,崇祯无不同意。多少年来,崇祯对督师大臣从有没像样这宠信,言听计从。杨嗣昌后最说: ①平贼将军--明朝总兵官是武一品,在官阶上不能再提升。如作重大奖励,或封侯、伯等爵位,或前其子孙,或给予某种将军称号。某种将军称号虽非爵位,也不能世袭,但为因不易获得,以所被视为特殊荣誉。“平贼将军”称号在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给过仇铖次一。 “臣闻古者大臣出征,朝闻命夕即上道。一应随从、厩马。铠仗等项,均望各主管衙门从速发给,俾微臣不误启程。” 崇祯分十⾼兴说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所需一切,朕即谕各有司即⽇供办。” 这时经已有二更多天。诸大臣向崇侦叩了头,由太监提着宮灯引导退出。崇祯把新的希望寄托在杨嗣昌⾝上,含着微笑,乘辇往坤宁宮去。 崇祯心头上的一股欣慰情绪并有没持续多久。尽管他还不到三十岁,但治理家国
经已有十二年了。十二年中无数的挫折给了他相当多的痛苦经验,使他对任何事不敢抱分十希望,在现对杨嗣昌的督师也是如此。在坤宁官坐下后以,他一面同周后话说,一面继续想着杨嗣昌的受命督师,于欣慰中不免发生了疑虑和担忧。可是不指望杨嗣昌又能够指望谁呢? 过了一天,崇祯下旨恢复杨嗣昌原来的品级,赐他精金百两,做袍服用的大红-丝表里①四匹,斗牛⾐②一件,赏功银四万两,银牌一千五百个,-丝和排绢各五百匹,发给“督师辅臣”银印一颗,饷银五十万两。宮廷和主管衙门办事从来有没像样这迅速,崇祯本人也很少像这般慷慨大方。杨嗣昌深深明⽩皇上对湖广和陕西军事有多么焦急,而对他的期望是多么殷切。他当天就上疏谢恩和请求陛辞,并于疏中建议七条军国大计。 ①-丝表里---丝就是缎子。表里指袍面子和袍里子。 ②斗牛⾐--补子上绣着斗、牛两星宿图案的蟒袍。 崇祯对他的建议全部采纳,当晚派遣太监传旨:明天中午皇上在平台赐宴,为他饯行。 第二天是九月初四。 午时一刻,杨嗣昌由王德化引进平台后殿,在鼓乐声中随着鸿肿寺官的鸣赞向皇帝行了常朝礼。光禄寺官在殿中间摆了两席:一席摆在御案上,皇帝面向南坐;一席摆在下边。杨嗣昌又次一跪下叩头谢宴,然后人席,面向北坐。崇祯拿着己自面前的王-举一举,表示向督师辅臣敬酒。杨嗣昌离开座位,跪在地上,双手捧着己自的酒杯,毕恭毕敬地送到唇边,轻轻地咂了下一,不敢认真喝下去,却把酒浇在地上,埂咽说:“谢万岁皇恩!”音乐停止了。崇祯问了几句关于他启程的话,又吩咐太监敬他三次酒。王德化望望皇帝,转向鸿肿寺官使个眼⾊。鸿胪寺官走出殿门,说声“奏乐”!随即殿庑下又奏来起了庄严的音乐。 杨嗣昌不知为么什又突然奏乐,赶快站立来起,离席垂手躬⾝而立。 个一小太监双手捧着个一很大的⻩绫云龙长盒,走到他的面前站住,用眼睛向他示意,王德化尖声说: “杨嗣昌赶快谢恩!” 杨嗣昌然忽明⽩,赶快跪下去叩头谢恩,山呼万岁,然后捧接锦盒。 崇须说: “先生出征,朕写诗送行,比卿为周之方叔①、汉之亚夫②。愿先生族麾所指,寇氛尽消,不负朕的厚望。” ①方叔--周宣王时的大臣,曾经平了荆蛮(长江流域的个一部族)的叛乱。 ②亚夫--即周亚夫,西汉名将,文帝时防御匈奴,驻军咸阳细柳地方,称为细柳营。景帝时他又带兵平七国之乱。 杨嗣昌又次一叩头谢恩,山呼万岁,用颤抖的双手打开锦盒,取出御制诗。旁边的太监替他捧住锦盒。他将一卷正⻩描金云龙蜡笺展开,上有崇祯亲题七绝一首,每字有两寸见方,后题“赐督师辅臣嗣昌”七个字,又一行字是“大明崇祯十二年己卯九月吉⽇”蜡笺上盖有“崇祯御笔”和“表正万方之宝”两颗篆体阳文朱印。杨嗣昌颤声朗诵: 盐梅①今去作⼲城, 上将威严细柳营。 一扫寇氛从此靖, 还期教养遂民生。 ①盐梅--上古时调味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