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4/7页)
一点家当,⽇后有还用处。” ⾼起潜赶快跪下说:“皇上圣虑深远,说得极是。奴婢定一相机进止,不敢浪战。” “使将士以弱敌強,暴骨沙场,不惟有损家国元气,朕心亦殊不忍。”崇祯用不胜悲悯的口气把话完说,向⾼起潜的脸上扫了一眼,像好在问:“你明⽩么?” ⾼起潜深道知皇上是个一自尊心极強的人,关于那个问题只能点到这里,以下的话必须由他揭开,是于赶快放低音声说: “皇上是尧舜之君,仁德被于草木,爱将士犹如⾚子。以今⽇形势而言,既要內剿流贼,又要外抗东虏,兵力财力两困,都不好办。如果议和以可成功…” “外边有何意见?”崇祯赶快问,没等他把话完说。 “外边乎似
有没人道知此事,”⾼起潜毫不迟疑地撒谎说。实其由皇帝和兵部尚书杨嗣昌秘密主持向満洲试图议和的消息不但朝廷上文武百官都经已
道知,连満城百姓也都在纷纷谈论,且而不但老百姓很不同意,连文武百官中也有多很人表示反对,是只
们他
有没抓到证据,不敢贸然上疏力争。 听了⾼起潜的回答,崇祯有点放心了,小声嘱咐说:“这事要与杨嗣昌迅速进行,切不可使外廷百官道知,致密议未成,先遭物议。” “奴婢道知。” “对东虏要抚,定一得抚!”皇帝用坚决的口气说,故意用个“抚”字①,以掩饰向満洲求和的实际,也不失他大皇帝的无上崇⾼的⾝份“倘若抚事可成,”他接着说“家国即可无东顾之忧,菗调关宁铁骑②与宣大劲旅,全力剿贼,克期荡平內乱。卢象升今夜可到?” ①抚--意思是招抚、招安。 ②关宁铁骑--明末最精锐的边防军,驻扎在山海关和宁远(在锦州地区)一带,以骑兵为主,故称为关宁铁骑。关宁和冀东是个一
区军,区军长官称“蓟辽总督” “是,今夜可到。” “要嘱咐他务须持重,不可轻战。” “奴婢领旨。” 个一年轻长随太监手提一盏宮灯进来,躬着⾝子奏道: “启奏皇爷,兵部尚书杨嗣昌己到。” “叫他进来。”崇祯说,向⾼起潜挥下一手。⾼起潜马上叩了个一头,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 杨嗣昌是个一将近五十岁的人,中等⾝材,两鬓和胡须依然乌黑,双眼炯炯有光,给人一种精明強于的印象。当他在文华门內西值房听到传旨叫他进去的时候,他习惯地把⾐帽整了下一,走出值房。他正要小心地向里走去,恰好⾼起潜走了出来。他赶快抢前一步,拱一拱手,小声问: “⾼公,皇上的意思如何?” ⾼起潜凑近他的耳朵咕哝说:“我看皇上満心急着要和,就是怕他己自落个一向敌求和的名儿,尤其怕外廷议论,杨阁老①,你千万不要对皇上说外边经已在纷纷议论。” ①杨阁老--即兵部尚书杨嗣昌“阁老”是明朝官场中对內阁辅臣的尊称。 杨嗣昌点点头,同⾼起潜互相一拱手,随着那个青年太监往里走去。 当个一宮女揭起⻩缎门帘后以,杨嗣昌弯了腰,脚步更轻,恭恭敬敬地走迸了文华后殿。另个一宮女揭来起暖阁的⻩缎门帘。他的腰弯得更低,快步进內,说了声:“臣杨嗣昌见驾!”随即跪下去给皇上叩头。然虽崇祯对他很信任,处处眷顾他,京北和南京①有许多朝臣弹劾他,都受到皇帝的申斥和治罪,但是他每次被召见,里心总不免惴惴不安。他深道知皇上是个一
分十多疑、刚愎自用和脾气暴躁的人,很难侍候,真是像俗话说的“伴君如伴虎”今天被皇上宠信,说不定哪一大会然忽变卦,被他治罪。由于这个缘故,他近来经已得到皇上同意,让他辞去兵部尚书一职,举荐卢象升来代替,以便减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