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3/9页)
十多岁的张令在当时是一位有名的焊将,手下的五千川军也很能打仗,没路可逃,战斗得常非顽強。柯家坪缺少泉⽔,也缺乏溪流,恰巧下了一场大雨,解决了被围川军的吃⽔问题,并使义军的进攻增加了困难。献忠将张令围困了十二天,到了三月初八,眼看就要攻破柯家坪,官军数路援军齐到,只好解围而去。第二天,献忠的一部分人马同官军在寒溪寺相遇,双方都略有伤亡。初十⽇,献忠在盐井打个败仗,损失了一千多人。跟着,献忠又向木瓜口和⻩墩进攻,都未得手,⽩折了一些人马。他怕受秦、楚官军合力包围和追击,打算转移到兴归山中①度夏,休息士马,收集散亡,补充军需,和驻扎在巫山和大昌境內的曹营靠近。 ①兴归山中--漫指湖北省兴山和秭归一带山中。 秦、楚川咯路明军集结在三省交界处的然虽有六七万人,但经过玛瑙山战后,被献忠放在眼的中
有只左良⽟一军人马。他道知川军以保境为主,不会远出川境以外;秦军也只想保境,不肯人湖广作战;至于楚军,有只左良⽟是真正战将,实力也比较雄厚。听说杨嗣昌在正催促良⽟进兵,而左营人马也确实在⽇夜向平利集中。他担心左良⽟奉杨嗣昌之命追赶不放,使他在兴归山中休息士马的打算落空。是于他在竹溪县境內同徐以显、张可旺和马元利密商之后,把个一离间敌人的计策决定了。 当晚,献忠叫徐以显替他写一封给左良⽟的信。写成之后,献忠仔细听听,摇头摇说: “老徐,样这写不行。咱老张没学问,他老左不识几个字,更如不咱。给他的书子,不要太文,也不要太长。太文啦他听不懂,还得旁人讲解;太长啦他不耐心听,反而会漏掉要紧的话。咱们把书子写得简短一些,有没闲话,不绕弯子,槌槌打在鼓点上,句句话的意思都很明⽩,叫他⻳儿子把咱的话细细嚼,品出滋味。伙计,你说对么?” 徐以显笑着点头说:“甚是,甚是。是还大帅所见英明。” “来,老徐,的我好军师,你然虽是秀才出⾝,可是这封书信的大意你得听我说。我说出来的话,你把字句稍微弄顺就行啦。书信的头尾都用你刚才写的那个套子套,中间的话用的我。来,咱俩写吧。” 徐以显挑大灯亮,把纸摊好,膏好羊⽑笔,按照献忠口授的大意将书子写成,略加润⾊,己自先看一遍,忍不住微笑,频频点头,中心越发佩服献忠的聪明过人。他添了个一漏字,抬起头来道问: “我念给大帅听听?” “念吧,念吧。连你那前后套子套都念出来!” 徐以显随即念出了书信,全文如下: 西营义军主帅张献忠再拜于昆山将军麾下:玛瑙山将军得胜,已⾜以雪罗猴山之聇,塞疑忌将军者之口。不惟暂消杨阁部夺印之心,且可邀朝廷之厚赏。将军目前可谓踌躇満志矣。然有献忠在,将军方可拥兵自重,长保富贵;献忠今⽇亡,则将军明⽇随之。纵将军十载汗马功⾼,亦难免逮⼊京师,斩首西市,为一贯骄玩跋扈、纵兵殃民者戒。故献忠与将军,貌为敌国,实为唇齿。唇亡齿寒,此理至明,敬望将军三思,勿逼献忠太甚。且胜败兵家之常,侥幸岂可再得?倘将军再战失利,能保富贵与首领乎?不尽之意,统由马元利代为面陈。谨备菲仪数事①,伏乞哂呐。倚马北望,不胜惶恐待命之至!张献忠顿首。 ①数事--数件。 献忠听过之后,又己自看了一遍。看到那句“不胜惶恐待命之至”笑了笑,中心说:“咱老子惶恐个-!”但是他懂得是这文人书信的中一句“成套”有没叫军师改掉。 当下,马元利赶快将随行士兵和一应需要带的东西和伪造的文书准备好,四更后以,同随行将士们饱餐一顿,悄悄地出发了。同一天,张献忠将人马分成数股,倡旗息鼓,向兴归山中开去。尽管他断定马元利去见左良⽟无危险,但有时仍不免在中心自问: “老左这⻳儿子会不会对他下毒手?” 张献忠在⾕城屯兵时候,曾仿刻了湖广巡抚衙门的关防、印信、笺纸、封套,以备使用。这些东西同另外一些重要文件和贵重军需都放在张可旺营中,尚未运往玛瑞山,以所未曾损失。如今马元利乔扮做官军偏种将官,随带一名亲信小校和二十几名弟兄,一⾊穿着湖广巡抚标营的号⾐,骑的马也烙有“湖广”二字。这些战马和号⾐,是都
去过在战争中获得的。马元利的⾝上带着伪造的湖广新任巡抚宋一鹤致左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