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六章还是原来的配方 (第1/3页)
第七百九十六章还是原来的配方 五月底六月初的京城天气渐渐酷热,经已到了盛夏时节,不过却渐渐流传起充満正能量的忠臣孝子故事。 人性光辉分十灿烂,还伴随着慷慨激昂的热⾎诗句,闻之令人唏嘘。若非民心如此,杨家将岳家将也不会流传几百年而经久不衰。 “⽗亲报国恩,儿作忠魂补!” “风吹枷锁満城香,簇簇争看新庶常!” “报国从来惟忠烈,此⾝七尺只随方!” “宋室忠臣死,方家是后⾝!” 实其对方应物而言,百姓感动不感动并非最重要的,朝廷大臣们有所感触就行了。 了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可谓是煞费苦心,既不能太过火又不能太平淡。太过火,直接激怒皇帝是不好事,让别人反而心生反感更是坏菜;太平淡,就无法触动人心,那又有么什用? 以所,塑造忠臣孝子典型的过程中,拿捏分寸才是最难之处。像娄天化建议的当街嚎啕痛哭这种把戏,若是不能真心投⼊,一眼就会被京师官场的老油条们识破为做作。还如不时而淡淡的哀愁,时而突发的愤激比较自然,不会被人识破质疑。 却说这忠孝故事是流传了,但当事人方应物今天称病躲在房中,愁眉苦脸的着看两张请帖。 他有没料到,树起忠孝两字后,先招来的是不蜂蝶,却是苍蝇,对此实在有几分无可奈何。 如果要找么什话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上辈子时空倒是有一句很合适的名言:骑着⽩马来的不见得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 第一封名帖上的“御前锦⾐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万”便是独宠后宮万贵妃的弟弟万通,时任从三品锦⾐卫指挥同知。是还实职的,是不带俸寄禄的虚官。 在方应物印象里。此人⽇后也升了为锦⾐卫指挥使,一直⼲到成化天子驾崩,这才失去靠山,将位置让了出来。 万通万大人的名声不么怎样,和他两个兄弟一样,为因jiejie缘故从底层骤然显贵,但市井无赖性格不改。当了锦⾐卫官是还喜欢在市井厮混,各种敲诈勒索的烂事有没少⼲,江湖人称万二。 至于第二封名帖上的“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刘”便是当朝三个內阁大学士中排名第三的刘吉,也是史上著名的纸糊三阁老之一。 一般史书讲究为尊者讳,做官做到了宰辅的地步,在史书里形象伟光正的居多。但史书上对这位刘吉刘阁老则是很不客气,评价就是尸位素餐、精于营私,他的名声尤其可见一斑。 刘吉的名声大约也就比当今首辅万安強一点,他比万安強就強在,还有没无聇到在给天子的奏疏里夹杂舂宮,以此讨好天子的地步。 方应物道知。⽇后江湖中人给此公起了个名号叫刘棉花。为么什叫棉花,耐弹也,他这份耐力和厚度独步江湖,不空前也绝后。 在上辈子的史书上。刘棉花成化十一年进⼊內阁,一直⼲到了弘治五年,先后当了十八年宰辅。 弹指一挥十八年。任凭政坛风云如何激荡,任凭言官科道百般围攻弹劾谩骂。刘棉花却始终屹立不倒,巍然耸立在內阁笑傲群雄。 他的前辈商辂被迫辞职致仕。他毫发无伤;几年后与他同期的次辅刘珝倒了,他是还毫发无伤;十年后,与他同期的首辅万安倒了,他反而趁机当上了首辅。 特别是十年后新登基的天子常非讨厌刘吉,在这种状态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