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1章立宪会议 (第2/2页)
“这1500万元是包括广东地方开支的。”朱济世笑着解释道,“广东科举之后,们我
经已有了⾜够的候补员官,以可在广东全省建立省——府——县——镇四级府政,且而还会遣散全部吏员,改用秀才充任微末小官,所有员官,都由财政供养,无需再向民间摊派,更不允许陋规存在。我估计这1500万之数,用于广东地方的应该在1000万左右,朝廷所得不过500万之数,比之満清是还减少了许多。” “用1000万来养一省之官?王上,是这
是不有冗官之嫌啊?养官费用是否太⾼?”罗泽南大摇其头。 “广东一省百余县,平均每县有只两三百员官,全省员官不过三万之数…这还包括了广州朝廷的文官,如何算多?以1000万元养三万之官,平均每官每年不过300多块银元的薪俸,如何算⾼?” 三万个官还不多?罗泽南里心哭笑不得,要道知大清朝所的有文官加在起一,也不见得有两万之数! 看到罗泽南有还在座不少员官商人的表情,朱济世微微苦笑下一,三万个官…后世个一县恐怕都不止这些官啊! “诸位,要管好个一省,这些官实在是必须的。之前満清不过是把官变成了编制之外的吏,数量并不少到哪里。而这些吏员,哪个一家中有没良田美宅?靠们他的微薄薪俸又如何置办得起?还是不取之于民?如果本朝不把吏员纳⼊员官进行严格治理,吏治清明根本无从谈起!” 这一点朱济世很坚决,即便得不到大家的支持,也要強行推进。 “本朝的科举是同为政相结合的,秀才以可充当微末小官,有只做好了小官,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中举后方有资格升官,依此类推,将来除了少数功臣因功晋级,不在此列。绝大部分的文官,都须要德才兼备,既有学识,又能实⼲。” 这个路子肯定是对的!罗泽南心道,是只推进来起有些急躁,如果等到天下抵定再实行就万无一失了。 朱济世却在想,这套“秀才为官、科举晋级”的办法仍然是权宜之计。将来总要过渡到文官试选拔事务官,选举选拔政务官的路子上去的… “可广东地方上的吏员该么怎办?”罗泽南又追问了一句。 “能中文武秀才的,自然有地方做官,考不的中就回家己自吃己自的吧!”朱济世冷冷道,“我大明雄兵数十万,还怕几个吏员不成?” 任何改⾰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満意。朱济世在现所执行的政策,是倾向于士绅和商人阶层的。有们他的拥护,自然不怕地方上面的吏员来起造反了。实际上不少衙门里面的书办、师爷都在不久前的科举试考中考取了秀才功名,以可留任原职的。 朱济世环视一圈,确定有没人再提不同意见之后,又将话题转向了具体税收方案上面。 “历朝历代然虽都说要重农抑商,但是税款却大多庒在农人肩头,満清也是如此。不过満清的商税然虽不重,可是摊派捐纳却没完没了,豪商之家也常常此因破产。而本朝不会用摊派捐纳盘剥商人,但是这商税…该收的,是还要收的!” 朱济世把目光投向潘仕成和十三行的代表,放沉音声道:“广东的商税包括关税该收多少,如何收,们你来说吧。” 潘仕成笑了笑,接过话题道:“王上,这关税好说,主要就是缉私和反腐,做好一点,一年总有四百万之数…如果湖广、广西、福建等省完全平定,一千万也是不不可能的。至于商税嘛,臣下提议目前以可用摊派之法征收。”(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