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天下熙熙皆为利 (第2/3页)
;至甚代替官府收税…,老百姓的⾐食住行,各种货物交易全都依靠牙行。 崇阳是个小县,一共有只十几家牙行,除了本地的小牙商之外,有还两家外地大牙行开设的分号。 “湘楚商行”是湖广本省的官牙,除了正常的业务经营之外,还负责检查税收,管理市场。崇阳分号的掌柜姓钱,半商半官的⾝份,以所被大家称作“钱外郞” (外郞是汉朝的官名,宋朝之后演变为对衙门小吏的尊称。) “隆茂昌”则是一家财雄势大的私牙,在湖广、江西和两广开设了上家百分号,据说在朝廷的中背景常非深厚。崇阳分号的掌柜姓宋,就连县令许秉中见了他,也客客气气地称一声宋大官。 (大官是对土豪的尊称,《⽔浒传》里有个西门大官人,是还《金瓶梅》的男主角…嗯,不多解释了。) “宋大官,⽔匪那里能有么什好东西!你隆茂昌⽇进斗金,何必和们我抢这点破烂?”话说
是的赵埠头,他严格说来不算牙商,主要经营码头⽔运,也是半商半官的⾝份。 宋大官矜持地笑了笑:“呵呵,这次采买是许大令亲口吩咐下来的,隆茂昌当然要尽心竭力…” 汪克凡急等用钱,就通过许秉中找来几家牙行,准备出售缴获的那批战利品。崇阳县令的面子果然不小,各家牙行的掌柜几乎都到齐了。 街角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三十多岁的黑瘦汉子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见到众人后抢着作了个罗圈揖,嘴里忙不迭地打着招呼。 “宋大官,钱外郞,赵埠头…,于三郞这厢有礼了。” 这人名叫于三郞,是崇阳县中个一不⼊流的小牙商,他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葛布长衫,头上的瓦楞帽崩开了好几处线头,脚下⾚⾜蹬着一双旧草鞋,打扮不伦不类,一看就常非寒酸。 宋大官厌恶地撇撇嘴,呵斥道:“于三郞,你来做么什?” “回宋大官人话,恭义营今⽇发布采买,小人来看看有么什生意可做。” “哈哈,真是笑死人啦!”钱外郞指着于三郞,夸张地笑道:“你也算做生意的?难道来恭义营收粪肥吗?” 于三郞眼中闪过一丝恼怒,却赔笑道:“不敢,不敢,正是要收粪肥,再相看送些柴火。” 牙行经营范围各不相同,于三郞做是的粪肥和柴薪生意,把县城的中粪便转卖给农家当肥料,再从农家收集柴薪送到县中出售。 这在牙行中属于最低等的贱业,于三郞又人穷志短,同行一向欺负他惯了,钱外郞几个嚷嚷来起,不许他参加今天的采买。 “于三郞,今天是么什场合你道知吗?别给们我丢人现眼,你这腌?货还不快走!”钱外郞是官牙⾝份,除了实力雄厚的隆茂昌之外,在其他私牙面前一向威风八面。 于三郞却舍不得走,梗着脖子争辩道:“钱外郞莫刁难小人!鄙号招牌虽小,牙帖和信印文簿却一样不少,凭么什不让我采买?” 自从⽔匪进犯崇阳以来,百姓们无心耕种,于三郞的生意也大受影响,如果不能在恭义营这里揽上两桩买卖救急,离关门就不远了。 看他突然犯了倔,其他牙商起一上来打偏拳,帮着钱外郞话说,于三郞却就是不愿走,众人在正争吵不休,恭义营的大门突然推开,汪克凡亲自迎了出来。 汪克凡一⾝戎装,笑容満面,未曾话说先拱手作礼,客客气气地把牙商们让进军营。到了这个时候,钱外郞几个也顾不得于三郞了,由着他跟在众人后面,起一来到了存放战利品的仓库。 检验质量,估算价格,牙商们各自挑选中意的货物。小牙商由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