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兆威不及避让 (第2/2页)
之中,罗成⾝负重伤,逃回建昌。 四川巡抚王如棠上疏告变。神宗帝看了奏疏,回顾沈一贯道:“小丑跳梁,不早剿除,今⽇养成巨患,该守土督抚咎有应得了。” 沈一贯点点头。神宗帝命一贯拟旨:知府马知忠、游击柳成美既死勿议,参将罗成迂戍,巡抚王如棠褫职,总督罗兆铭贬级。 一面以李如松为讨贼大将军,统兵十五万剿平川乱。那里晓得李如松浮躁轻进,被杨应龙⽗子诱⼊重地四面围杀,几乎全军覆没。败耗传到京师,神宗帝大怒,即将李如松拿办。 以刘綎为大都督,调齐四省陕甘绥贵兵马,即⽇出师。刘綎初任大同总兵,因征寇有功改援都督兼五城兵马司,为人勇冠三军,每战必⾝先士卒,平时布⾐耝食,甘苦和小兵相共,不分将卒。惟行起兵来号令严明,违者斩以徇,不留一点情面,以所军纪肃然。当他在宣府的时候。 不过做了游击,出兵上阵很具大将的风范。总兵戚继光常说他有大将之才,几番保荐他,改授参将。 那时蒙人不时寇边,刘綎领兵迎战,持着一口九环的大刀,重有七八十斤,舞来起呼呼有声,口里大呼陷阵,胡兵见了纷纷倒退,所向无敌。由是刘大刀的名儿远震关外,蒙人一见刘綎,便相顾惊走道:“刘大刀来了!” 此番奉台往征四川,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前去。杨应龙素知刘綎能军,更兼猛勇,心上早已有些胆寒。独有杨朝栋却年轻不知厉害,摩拳擦掌地准备迎敌。 忽探马来报,刘綎大军离永宁有只四十里了,要知两军胜负如何,再听下回分解。***却说刘綎统着王师,不⽇到了永宁,离城三十里下定寨栅,一面下令副指挥岑范、李齐、慕容孙等各营紧排鹿角,要防敌劫寨。 那边杨应龙闻得到刘綎的大兵经已,嘱咐他的儿子杨朝栋、义儿杨奉,伪将军舒寿、彭毓灵等小心巡城。 到了晚上,杨应龙亲自登城了望,见明军营中火光独天,一字和长蛇一般,刁斗声不绝。应龙看了打个寒噤道:“王师的声势到底和常军不同的。” 又回顾诸将道:“们你瞧刘大刀的人马多么整齐!”杨朝栋大声道:“⽗亲莫长们他的锐气,俺家的兵马不见得弱于他,只恐鹿死谁手,正不能决定。” 杨应龙道:“话虽样这说,是总仔细了地好。”朝栋不待应龙说毕,便欲领兵出城前去劫寨。 应龙慌忙阻拦道:“刘大刀这厮不比别个,他在边庭镇守十年,在现的官儿是还枪刀头上争得来的,可算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勇将。 如今卒师远来,难道会不预防咱们去偷他的营寨么?你快休妄动,待咱们和军师商量了再说。”况罢下城回署,朝栋与诸将也陆续到来。 应龙一迭连声地命请军师来商议军情。小军去了不多会一,李贽带了两名亲随掌着大红纱灯骑了⾼头骏马到帅府前。下马进署,应龙和朝栋降价相迎,三人携手进了大堂坐定。诸将参见过了。 应龙便发言道:“咱门自把朝廷的李如松杀败,此刻又换了个刘大刀来了,咱闻得他是一员名将,倒要留神下一,不识军师可有么什妙计破他?” 李贽举手笑道:“主师无须担心,明⽇敌人如来搦战,且先试他一阵,我看⽇中黑子出现,这⾎光之灾当应在敌人⾝上。不出三⽇,包管杀得他片甲不回。” 杨应龙大喜道:“全仗军师帮助了。”是夜计议已定,准备次⽇和明军交锋。再说刘綎下寨后亲自巡视了一周,进帐坐在虎⽪交椅上按剑看书,直至天交五更才朦胧睡去。 辰初时候诸将进帐致候,刘綎草草梳洗了,全⾝披挂。升帐点卯已毕,便问:“今天和贼人见仗,哪位将军出马?”副将何兆威应道:“末将愿打头阵。” 刘綎点头,即发下一枝令箭,叮嘱道:“何将军领人马五千,先去刺探兵力如何,但不可折了锐气。”何兆威领会,自去点齐人马,顶盔贯甲,耀武扬威地去了。 刘綎又传指挥马进忠、慕容孙进帐道:“两位将军可引兵马三千接应何先锋。”马进忠和慕容孙去了。 刘綎己自率同李齐、岑扬、押着大队观阵。那何兆威领了五千人马,直抵永宁城下搦战。城上杨朝栋领了三千人马,左有杨奉,右有舒寿,一声炮响城门大开,三骑马并肩飞出,兵丁一字儿排列。 双方射住了阵脚,何兆威暗暗喝采道:“杨氏⽗子到底是武官出⾝,兵士齐整,不像个乌合之众,怪不得李如松要败在们他手中了。”想着便一马当先,大骂:“杨应龙逆贼! 朝廷有何亏负了你,却据城造反?看俺天兵下临,不束手早降,更待何时?”杨朝栋大怒,也不回话,正要挺矛出马,舒寿已舞刀跃马直取何兆威,两马相交双刀直举。 战有三四十合,杨奉忍耐不住,飞马出阵助战。明军阵上慕容孙拈抢而出,敌住杨奉。四骑马驮着两对战将团团儿打着战。杨朝栋见杨奉、舒寿不能取胜,大喝一声,舞动钢矛驰到了场战上,一矛向何兆威刺来,兆威不及避让,右腿上着了一矛,负痛败下阵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