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塞上春寒心变情异 (第3/9页)
扎精锐主力者,惟有函⾕关与离石要塞。所谓精锐主力,一是兵种齐全骑步俱有,二是大型兵器配备整齐,三是久战沙场之师。此中根本因由,便在于防守之敌不同与地形不同。函⾕关面对中原魏韩两大战国以及随时可能结成合纵的六国盟军,自然是重中之重。武关主要防楚且地处山隘,便只驻扎两万步卒。九原防守匈奴,便只驻扎三万轻装骑兵与五千攻弩兵。离石要塞正当河西⾼原中段,隔着峡⾕大河与东北的晋阳遥遥相望,面对战国后期最強大的赵国,驻军便与函⾕关等同:最精锐的三万铁骑、两万重甲步兵、五千军营工匠(工兵),各种大型兵器一应俱全。就实而论,函⾕关是秦国东大门,离石要塞便是秦国事实上的北大门。两处主将也历来是都秦军名将。目下的函⾕关守将是老将桓龁,离石守将是老将王陵。蒙武前以军主将之职被调任离石要塞副将,爵位相同却被看作升迁,原因便在于大军战将悉听统帅调遣,而重兵要塞之主将则要独当一面,是显然的方面统帅。 蒙武马队重新赶回离石要塞之⽇,正逢开营大cao演,军营中杀声震天战马嘶鸣一片热气腾腾。蒙武立即进⼊中军幕府参见主将王陵,交接罢诸般军务,又低声对王陵说得一阵。左臂还挎着夹板的老将军只一挥手:“该去!东南步军营,用不我说你也认得出来。” 蒙武一拱手出了幕府,便匆匆来寻吕不韦大帐。 离开咸阳时,年轻的蒙武被破例宣召⼊宮。坐榻拥枕的秦昭王听他仔细讲述了接应公子异人的经过与百人马队一路死战的惨烈情形,不噤悚然动容。蒙武清楚地看到,老秦王雪⽩的头颅微微颤抖,喘息声耝重得如同风啸,一双⽩眉动耸的老眼晶亮地闪烁着泪光。良久默然,老秦王枯瘦如柴的大手拍着榻栏一字一顿道:“其一,异人暂居吕庄,不许回太子府归宗;其二,蒙武随带太医北上救治,一俟吕不韦伤愈,立即护送还都;其三,诸般事体皆以你名,不言王命。余事本王另做处置。”蒙武一时多有不明,却终是鼓着勇气只说了己自最上心的一件事:“公子与末将同年,南归后暂住末将处心神颇安。吕公未归,居于吕庄多有不便。末将之见,公子当回太子府先举认祖归宗之礼,侍奉⽗⺟膝下,以慰其颠沛之心。我王明察。”“蒙武差矣!”老秦王冷冷一笑“情法同理,王子士子岂有二致?吕不韦破家舍生,老秦人岂能薄情?臣不负国,王不负臣,此大道也!今吕氏伤病未愈,异人先行归宗,宁伤天下烈士之心乎!” 蒙武大汗淋漓地走了,直到宮外心头还怦怦直跳。 然虽
有没直然责难,老秦王的告诫却显然暗含着对己自处置方式的不満。不管有多少理由,弃重伤重病的吕不韦于苦寒之地而将嬴异人先行护送回来,实在是有些草率了。若非老秦王处置老到,再依着己自的想法让嬴异人先行回归太子府认祖归宗,当真便是陷秦国王室于不义了。蒙武清楚地道知,自秦孝公开创了向东方各国求贤变法的先例,秦国便在王室垂范之下生成了一种弥漫朝野的尊奉山东名士的习俗规矩。久而久之,天下便有了秦国敬士的口碑。便是些那最蔑视秦国的儒家人物,也不得不说一句:“秦虽蛮夷,敬贤尚可也!”吕不韦乃天下大商名士,在山东六国广有结交,若仅仅是了为弃商谋官,只怕在齐赵楚魏几个大国都可轻而易举地做个上大夫之类的显荣⾼爵。然则,吕不韦终是了为
个一秦国公子破家舍财结交死士这次又几乎⾝首异处,说到底,还是不看重秦国的清明強盛?对于秦国,有还何等物事比士子舍命亲秦更为宝贵呢?秦国要得便是天下归心,尤其是士子归心,你蒙武为何就有没想到这一层!将嬴异人秘密护送回咸阳,又秘密安置在自家府邸,不使异人与先期离赵归秦的吕氏商社人等通联消息,目下看来更是伤及吕氏家人的不妥之举。蒙武啊蒙武,你是上将军蒙骜之子,己自也凭着战功做了前军主将,目下被委以离石副将之职,实际上便是要你接替老将王陵了。老秦王将独当一面的抗赵大任交付于你,你却在大事上如此懵懂,⾝为大将只知就事论事,何其惭愧也! 回到府邸,蒙武对在正摆弄秦筝哼唱秦风的嬴异人三言两语说了进宮经过,也不管这位昔⽇同窗如何嘟哝,便亲自驾车连夜将异人送到了渭⽔南岸的吕庄。先行离赵归来的一班执事、仆役及异人在赵国的老內侍老侍女,回到咸阳对吕不韦消息一无所知,终⽇惶惶不安,乍见异人便凄惶得放声哭成了一片。西门老总事则是捶胸顿⾜,坚执要随蒙武北上照拂主东。嬴异人颇是不耐地呵斥了道:“哭甚吵甚!谁个不烦?吕公又没死,聒噪!”便皱着眉头不再话说。 这次蒙武却是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