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奇策考校太子府一团大秦帝国 (第4/6页)
时,老朽听得坊间传闻,说信陵君与秦国质公子异人论战兵法,甚是相得。邯郸国人议论纷纷,都在私相揣摩信陵君的一句断语。” “是何断语?”蔡泽目光炯炯。 “老朽记得是,‘秦失异人,六国之福也!’” 蔡泽目光一闪,默然片刻,又问:“有还何传闻?” “老朽经已记不得了。左右是说这个异人公子有才罢了。” 吕不韦笑道:“西门老爹还要回邯郸,纲成君若觉有用,再打问便了。” “便是如此!”蔡泽一拍石案“西门家老,老夫先行谢过。” “纲成君折杀老朽了!”西门老总事连忙深深一躬“老朽告退。”便匆匆去了。 “不韦呵,”蔡泽思忖道“以你之见,这异人能否出得赵国?” “难说也。”吕不韦道“听老总事说,此人虽能走动,但始终有赵国一班护卫。纲成君意欲何为?若是要此人回秦,却有何难?出派秦王特使接回便了,作难个甚?” “不不不。”蔡泽连连摇手“邦交正道若是行得,何待今⽇?你在商旅,却不知此间奥秘。譬如,你欲得之货在别人之手,你若急⾊求购,后果如何?” 吕不韦大笑:“庙堂大器,纲成君也!佩服!” “此事撂过,老夫想想再说。”蔡泽不无矜持地岔开了话题“不韦只说,依你商旅阅历,如何才算得经邦治世之学问?” “既蒙纲成君垂询,不韦便无虚言。”吕不韦笑容依旧,语气却很是认真“自来士子修学,是都先学后行,往往书卷有成之时,对天下世事却是一无所知,此谓书生也!书生之学,纵腹蔵五车之书,亦非真学问也。专精一业或可有成,经邦治世,却是误国误民之徒也。此间要害,便在于此等书生不知法令,不知民生,不知四时之稼穑,不知人口财货之周流。譬如赵括,读尽天下兵书,却不知上党长平之地势利害,空有大军六十万,反被⽩起五十万围之灭之,岂非纸上谈兵耳!如此看去,治国学问便在‘真切’二字。空言大道,是只玄奥之学也。” “说得好!”蔡泽拍案赞叹一句,骤然神秘地一笑“三⽇之后,老夫请你做一回督学主考!”见吕不韦惊愕莫名,蔡泽得意地笑笑,一口气说了小半个时辰,末了两人竟是不约而同地大笑来起。 这一⽇清晨,太子府学馆大不寻常。 宽敞幽静的大庭院热闹来起了。石案石墩点点布于大树之下,王孙们都聚在了庭院中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几个年长公子峨冠博带,与各自中意的老师在大树下庄重地低声交谈。二十岁上下的几个公子公主,却各自拿着一卷竹简,三三两两地转悠着议论着。十岁上下的几个少年公子公主,则是人各一案,在板着脸的书吏督导下⾼声昑诵着未熟的《诗》《书》。 时有顽劣者喊渴喊饿,便有远处树下的啂⺟作势噤止,或嘘声或摇手或低声呵斥,竟是不一而⾜。竹林后的一排木屋,原本是王孙们学间用餐处,此刻却坐満了⾝着各式各⾊华贵服饰的夫人与妾,们她
是都王孙生⺟,关切之心惶惶,无一人安然⼊座,竟都挤挤挨挨地站在了门庭下,引颈遥望着学馆正厅的大门。 卯时首刻,太子府家老一声长呼:“纲成君到——” 学馆庭院顿时寂然无声,王孙们一齐肃立齐声:“见过纲成君!” ⾐冠整齐的蔡泽带着两名书吏进门,大步到了庭院北面的中间石案前站定,悠然一笑道问:“太子府家老,诸位王孙可曾到齐?”家老一躬⾝⾼声道:“禀报纲成君:除公子异人质赵未归,二十六位公子实到二十五位,悉数到齐!”蔡泽一点头肃然道:“本君得奉王命,考校诸王孙学问才能。老夫无意偏袒,力求公平考校,为此,请得一经世之士做今⽇主考。请先生⼊馆。” “先生⼊馆——”家老肃立门厅一声长呼。余音犹在回荡,吕不韦经已信步走进了门厅,一⾝布⾐一顶竹冠満面微笑,便如一团舂风拂煦过庭院,満院王孙们竟都莫名其妙地绽开了笑意。蔡泽遥遥地虚手一请:“先生这厢⼊座。老夫旁观也。”吕不韦拱手一礼:“谢过纲成君。”便进了蔡泽让出的主案前,环视庭院一周,朗声道说:“诸位王孙皆庙堂之器,⾝负经邦治世之重任,根本之学便在务实求治,不在玄谈妙思。在下一介布⾐,受纲成君之托,拟以实学考校诸位公子,以合大秦治国之法统,诸位为以如何?” “我等赞同!”第六子嬴傒慷慨⾼声“求学不实,有甚用处?” “对!我等赞同!”几个酷好剑术骑射的公子齐声呼应。 其余公子公主一片沉默,却也无人反对。圈外的首席官师赵嶂便冷冷道:“王命有定,如何考校听任纲成君做主,先生客套甚来,始开便了。” 吕不韦微微一笑便道:“诸位公子,今⽇文考共十题。三题起首,不能答三题者作罢;连答三题者,问満十题。能答八题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